|
馬上註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鬆玩轉社區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註冊
x
【聯合報╱記者張錦弘/台北報導】
台灣中小學生的視力持續惡化,教育部最新統計,102學年近半數小學生視力不良,12年來增加1成3;國中、高中職學生更分別逾7成3、8成2,同創歷史新高。
教育部研判,隨電腦、網路普及,及手機、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盛行,是「滑世代」視力更加惡化主因,尤其以小學生惡化最嚴重,視力不良比率平均每年增加逾1%。102學年小一生只約2成7視力不良(一眼裸視未達0.9),等於每4人就有1人近視,只比90學年略高;但平均每升1個年級,近視的人就增加7.5%,目前小六生已高達6成5近視,比12年前增加了1成8。小學生使用電腦、行動裝置的年齡下降、使用時間越來越長,讓視力不良的情況越早發生、惡化越快。有升學壓力的中學生,雖然近視比率偏高,但惡化的速度相對比較慢,102學年73.5%的國中生視力不良,12年來增加8.5%,國一約7成近視,到國三增為7成7;升上高中職之後,近視學生已超過8成2,但年級的差異很小。教育部指出,若與鄰國日本比較,台灣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比率相對嚴重,平均高出日本1成6以上。天母國小校長王慧珠觀察台北日僑學校的課程,發現日本小學生比台灣學生更愛運動,戶外聯課活動也更多,這可能是日本小學生近視比台灣少的原因。若依性別,台灣女學生的視力不良比率較高,小學女生占4成9,比男生多1.7%,到國、高中,和男生的差距擴大到4.7%、4.5%,日本也有同樣情況,教育部推判,可能和女生偏好靜態活動、較少運動有關。以地區來看,北部學生的視力最差,其次是中部、南部,但差距不大,東部及離島學生的視力就好多了,各階段學生近視率都比西部低了至少13%,除因課業壓力比較小、生活環境的視野較寬闊,也和接觸手機、電腦等3C產品的機會比較少有關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