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馬上註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鬆玩轉社區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註冊
x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╱台北報導】
針對中研院院士連署要求,國教院引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2010年的研究表示,PISA素養測驗的分數表現和國家GDP成長率有關,和學習年數則無關聯。
台灣生數學好 但學得好痛苦
國教院副院長曾世杰表示,數學時數之爭,是一場「加法與減法的戰爭」,台灣學生數學成績在國際名列前茅,但2011年TIMMS的分析卻發現,台灣小四和國二學生不喜歡數學、對數學沒自信、認為數學無用的比率,遠高於國際平均數字。其中,國二生抱持「數學無用」論的比率,在評比的50國中,排名第二高。
答題靠猜 9年級生33%不及格
曾世杰說,這顯示台灣學生數學成績雖好,但學得很痛苦。國教院日前針對高中校長調查,認為高中應減少必修課、增加選修課,才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。
國教院今年2月完成國中小學成績後35%學生補救教學評量結果分析,數學答題靠猜測的比率,從小二的5%逐年攀升至九年級的38%,不合格 (低於60分)比率從23%增至90%。推估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九年級生數學不合格,甚至有13%學生幾乎是放棄數學。
曾世杰認為,十二年國教實施,同所高中學生程度落差擴大,增加數學必修時數不能解決問題,應該減少必修、增加選修,讓學生學感興趣的課程。
|
|